“南孔直播群英·同心薈”的主播們走進舉村。 徐怡云 攝
“南孔直播群英·同心薈”的主播們走進舉村。 徐怡云 攝
衢州9月17日電 (張斌 董易鑫 朱茜)眼下正是獼猴桃上市的季節(jié),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(qū)舉村鄉(xiāng)舉村村,59歲的翁天真“穿梭”在他的高山基地采摘獼猴桃。不久后,這些獼猴桃將通過線上渠道銷售到國內各地。
從豐收季節(jié)“愁銷路”到“觸網”直播“忙打包”,像翁天真一樣的農戶,靠著一群出身于衢州農村的直播行業(yè)從業(yè)人員組成的“南孔直播群英·同心薈”,打開了家鄉(xiāng)農產品的銷路,過上了增收致富的好日子。
主播在鏡頭前展示衢州農產品。 徐怡云 攝
開動直播“快車” 農產品銷往國內各地
2020年,衢州市委統戰(zhàn)部創(chuàng)新成立了“南孔直播群英·同心薈”平臺,通過實施產業(yè)化“聯盟”、常態(tài)化“聯絡”、品牌化“聯結”、全方位“聯動”的“四聯驅動法”,發(fā)揮網絡直播行業(yè)人士的影響力,以少數帶動多數,實現共同富裕、鄉(xiāng)村振興。
馮小琴是“南孔直播群英·同心薈”的主播之一,網友們都親切地叫她“馮姐”。除了翁天真的獼猴桃,柯城的甲魚、龍游的蓮子、江山的白鵝等衢州農特產品都是“馮姐”直播間的常客。
“我們希望通過直播的方式,幫助老鄉(xiāng)賣貨,也想讓更多的人了解衢州的農產品。”馮小琴說,截至目前,自己的直播間已經賣出了三萬多斤獼猴桃。
這也是翁天真第一次“觸電”直播電商帶貨。連日來,他每天除了忙著采摘外,更多的時間是給各地的買家打包發(fā)貨。“我的獼猴桃都賣到了北京、內蒙古,直播銷路‘廣的很’。”他說。
據了解,“南孔直播群英·同心薈”共有會員57人,“90后”主播“鄉(xiāng)村小確幸”,是在主播“閑妻兩畝”介紹下加入的新會員。
在主播們的幫助下,“鄉(xiāng)村小確幸”的直播間最多同時有3000多人在線觀看,一個月以來,“鄉(xiāng)村小確幸”共幫助當地賣出1.3萬箱胡柚,共計6萬公斤。
截至目前,“南孔直播群英·同心薈”平臺已開展直播19354次,累計帶貨3200余種,實現帶貨銷售額3.15億元,切實幫助農民增收致富。
衢州“南孔直播群英·同心薈”的主播在果園采摘獼猴桃。 徐怡云 攝
助農經驗“出圈” 新鄉(xiāng)賢回鄉(xiāng)增收致富
農民變網民、直播變農活、手機變農具、數據變農資,這已經是衢州不少農民的“常態(tài)”。
徐曉華是衢州第一批回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的村播,通過經營多肉植物,他已經擁有二十幾萬粉絲,被稱為“多肉小王子”。
2020年,徐曉華與當地政府“聯手”為農戶解決滯銷的柑橘。直播期間,徐曉華共吸引53萬網友圍觀,銷出20萬斤柑橘。出色的“帶貨成績”讓他跟著“出圈”,徐曉華也覺得身上的責任更重了。
于是,他選擇走進衢州的田間地頭開展宣講,分享自己和同伴們的直播故事。不僅如此,他還和“閑妻兩畝”“山村小俏”等主播通過線上、線下等多種方式開展直播、短視頻實操培訓50余次,累計受益學員5800余人。
數據顯示,今年1月至7月份,衢州實現網絡零售額251.0億元,同比增長57.1%,高于浙江全省平均水平40.5個百分點。
今年7月,衢州市“創(chuàng)新成立‘南孔直播群英·同心薈’助力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(qū)建設”成功入選浙江省共富辦印發(fā)的《高質量發(fā)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(qū)重點任務清單、突破性抓手清單、重大改革清單和典型案例清單》。(完)
來源:中國新聞網